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心理分析治療法


    心理分析學也就是由佛洛伊德所提倡的心理學理論。今天許多心理學的用詞多數由心理分析學一早開始使用至今。

    佛洛伊德深深認為人(self)是受著他所不自覺的事件和記憶所影響,因此他區別了意識(conscious,例如你現在閱讀時的思想)心理,前意識(preconscious,一般容易記起來的記憶)和潛意識(sub-conscious,兒童時期潛腹的壞記憶)心理。接著他認為人的整個人格(personality)是環繞著三個主要系統而組成:

 心理分析學的焦點       
                                                   
 (self)的心理    = 意識  + 前意識 + 潛意識

人格(personality)      = 自我    +  超我     +     本我
                                            (理想我+良心)       (本能:慾力+摧毀力)
                   

    潛意識  -  本我(Id)    ->     人的基本驅動力,內在慾望所在地

    意識    -  自我(Ego)   ->     負責調整人與環境的部份

               超我(Super-Ego) -> 用來容納及持守道德,規範,善惡判斷
                                  的部份

前意識  -  記憶、知覺、想法 (常被召喚去意識而想起來)

本我,按照佛洛伊德再分析下去,就是為人提供「本能」精力以操縱人格的發展。

這本能可再劃分為兩組不同的本能:

本我 -> 本能 -> 慾力(libido)= 提高生命的目的和延續之本能力(慾力/性慾(sex))

             -> 摧毀力(death/aggression)= 對生命攻擊、虐待、自殘之本能力量。

    心理活動就是 本我 及 自我 之間的活動。

  本我 -> 按「慾望原則」(pleasure principle)去運行

          = 以上本能所給與的慾力/摧毀力去前進。

  自我 -> 按「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去運行

          = 一方面應付每日的各種挑戰,另一方面去減低由本我來的緊張。

當一個小孩漸漸長大時,需要學習父母,師長,其他長者的榜樣和指引,這便形成人格的第三部份 - 超我。超我也有兩個部份:理想我(Ego-Ideal)及良心(Conscience)


  超我 -> 理想我 = 竭力叫自己的行為迎合準則,得著獎賞。

          良心   = 由長者來的道德總綱,犯錯就引來審罰內疚。


    藉著以上的人性觀,心理分析學有以下的人觀假定:

一.   把人分成三個層面:意識、前意識、潛意識。當然,心理分析學者認為許多潛意識的東西(例如,本我的慾望和過去的傷痕)是由兒童時期(口腔期:一至五歲)引入的,因此在輔導過程中必須分析及解除,或是抑壓不被它們影響意識及前意識。
比較新近的心理分析學不同意弗洛依德的看法,不太注重這見解,認為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經歷才是潛意識最主要的原料。

. 生成(先天)的人格。認為過去的記憶是直接影響今天的人的最大因素。
  
. 假定人的意志受兩種力量驅動,慾力及摧毀力。

. 假定人的心理的結構/構成分成三個層面:自我、本我、超我。

. 認為輔導可以把人裡面的動力釋放,釋放的阻力是這社會或傳統的現實的道德原則/規範。輔導就必須解除這些道德阻力,解除/抑壓許多不好的記憶,讓本我可以自由發揮。

    藉著以上的假定,心理分析輔導技術就是要分析一個人的心理結構,可藉著聯想法,或解夢(對夢的分析),或藉著催眠術,把潛意識的東西解除/抑壓。


    心理分析學雖然受到心理學和其他行為科學家所拒絕,但是一般普羅大眾和文藝知識份子卻非常欣賞它。

    如果要比較的話,在那麼多個心理輔導理論當中,心理分析輔導技巧可說是比較容易被基督教接納的一個理論。

<基督徒的反應>

. 神學家或者不會反對心理分析學把人的心理分成三個層面(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但是卻反對傳統心理分析學認為潛意識的東西全部是由兒童時期引入的。不過,多數神學家可以接受新近的心理分析學見解,認為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才是潛意識最主要的原料。相信是這一點,使基督徒輔導者更容易接納心理分析學。

. 基督徒把心理分析學所指生成(先天)的人格,認為是人的罪性影響而成,也就是說人的原罪和本罪導致一個人在生長過程中受到的侵犯,形成不同的人格。在輔導中必須藉著福音來恢復成為新人。   

. 基督徒輔導者可接受心理分析學提出肉體所造成的驅動力(不管是慾力或摧毀力),認為這是人本性的「私慾」。

. 基督徒輔導者可以接受心理分析學把人的心理的結構分成三個層面:自我、本我、超我,但是不能接受說本我是受傳統道德的破壞,反而基督教認為是受到罪的破壞,覺得在輔導過程中必須指導人到上帝面前去認識那自我,也去實行超我(那受上帝的話語所指引的生活)

. 基督徒輔導者可接納人裡面是擁有潛在的動力,但是這能力已受到罪的破壞。這裡面的人必須以福音及聖靈的能力去驅動和釋放,也不接受心理分析學認為阻力是這社會或傳統的現實的道德原則。

<心理分析治療步驟>
 
心理分析治療法最終的目的是要幫助一個求助者恢複或建立一個完整的人格(personality)。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心理分析治療者幫助求助者釋放”(relive)一些孩童的痛苦這是一個治療過程要把那潛意識(sub-conscious)變成意識(conscious)。換句話說,使自我(ego)超越或控制本我(id),可以面對一個現實的世界。

治療約談內容包括分析孩童的印象,或不快樂的經歷,或恐懼印象:有時藉著求助者的自願講述,或分析求助者夢。這樣的約談直至你對某些恐懼沒有焦慮(anxiety)為止。

   心理分析治療的基本技巧是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 放鬆自己,把所有的個人經歷和心理的事情講述出來。講得越多越好,越詳細越有幫助。輔導者只是幫助你整理心理思想,把許多積在潛意識的東西告訴你,使你對 它們有意識,這樣你開始認識這些潛意識的東西,才不會引起懼怕,沒有懼怕就不會有焦慮,沒有焦慮也沒有心理問題了。因此約談可以是多次的,是重複的,一直 把所有潛意識的東西搬出來為止。這叫著釋放。當然,在過程當中,輔導員會叫你不要再受一些傳統道德或宗教的規條的縛朿,把這些道德和宗教規條和限制放棄。

    簡單的講,就是要使求助者得著「自我」可以按「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去運行,一方面應付每日的各種挑戰,另一方面去減低由本我來的緊張。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