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背負十架的釋放者之牧養模式


    有學者針對人類歷史與現實世界的諸多矛盾,提出一種新的牧養模式。這種模式旨在通過正視矛盾、清除罪惡、實現平等、建立信心的團契,使一切被綑綁者都能得到釋放。

    我們的矛盾是上帝憐憫的記號。面臨生活和信心的矛盾時,我們常像保羅那樣的困惑:「因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作做;我所恨惡的,我倒去做。」(羅715)

    然而,當我們軟弱時,上帝給予力量,給予無限的恩典。

    背 負十架的釋放者看到人生的矛盾、人性的掙扎、個人生活及社會生活層面的綑綁。這種綑綁還表現在不平等的政治經濟體制中:低下的政治經濟地位是貧窮人的綑 綁,而金錢、財富、權力也成為了富人們的綑綁;因為無論「金鳥籠」、「木鳥籠」都是鳥的牢籠。窮人和富人雖然個人處境不同,卻同樣受到綑綁;而綑綁他們 的,正是他們自己的心態。然而,被釋放的窮人雖窮,卻能不受禁錮。他們「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林後610)。

    生活在矛盾中的背負十架釋放者,同樣也背負著個人、社會的罪,也受到內在外在的羈絆:自我囚禁、文化束縛、社會不平等。因此,只有依靠、經歷上帝的恩典才能渡過每一天。

    這模式的牧養事工不是憑藉個人的力量,而是群體的工作。它根植於傳統,致力於開放,透過教導形成新的信心群體。

    彩 虹是「約」的象徵,是上帝的應許、恩典的記號,表明在生命的困苦與矛盾中,上帝的恩典永不離開。在上帝多姿多彩的愛裡,我們的道路是從恩典的彩虹走向勝利 的彩虹。牧養工作「約」的特質,把我們與上帝、與彩虹群體緊密相連。與後現代主義多元化基本不同的是,彩虹群體確認一個事實:在基督裡,我們是合一的。

    因此,教會既是「約」的群體,所做的是「約」的工作。彩虹群體更是一個由不同國籍、種族、階層的人所組成,並與耶穌異象一致的獨特信心群體。

    既然彩虹群體是開放型的信心團體,就不能獨善其身,安逸在教會內;相反地,應該主動接納受綑綁者的到來,幫助那些仍然在矛盾中煎熬和掙扎的人,誠邀貧乏的靈魂在天國的福份中得享飽足。

    今 天,我們正處在理想和現實的矛盾狀況中,不平等的現象隨時隨處可見,生活匱乏、心靈貧窮的人日益增多。牧養工作已不能再沿襲過去的老套路,不能再用簡單、 枯燥的言語,而是讓人在絕望時找到盼望,從黑暗的生命中走向光明,使人完全得到釋放。為此,我們極需重新思考十字架的意義。

    十 字架本身包含著矛盾:它既代表痛苦,又帶來盼望;既被綑綁,又得釋放;既是羞辱的記號,又是榮耀的彰顯;既是受難的標誌,又是復活的象徵。十字架的救恩是 我們在矛盾中牧養的根基。我們都是曾經歷矛盾並得到釋放的人,正如主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上一樣。十字架幫助我們透過表面的矛盾,發現生命更深層的真理。

    因此,我們不能只站在復活的基督一邊,卻忽略了苦難;不能只定睛榮耀,而忘卻自己應負的代價。建基於十字架救恩的牧養,是當我們甘願背負十字架的時候,我 們才能得到真正的釋放。

    這 種方式是由內在的革命釋放外在的矛盾。重視關於自由、平等及和平等方面的教導,加深對綑綁問題的理解,從而使人認識到最大的綑綁是來自心靈,是內在的而非 外在的。有了這種共識,貧窮的就能看到自己的癥結所在,富有的也就不再把希望寄託在外在的物質、屬世的權勢上,他們的心靈將同得釋放。今天,綑綁我們的是 甚麼?

    彩虹群體要折射出恩典之光。彩虹決非單色,而是多彩的;我們要打破門戶偏見,衝破文化的藩籬,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進行跨越地區、文化、國界、種族的福音事工。

    信 心和行動是基督徒生活的基礎。我們要重新檢討作基督身體的真義所在,幫助建立嶄新的社會秩序。不囿於教會的四圍高牆內,積極走出去,進入社會而不妥協,出 污泥而不染,為的是用基督教的價值觀宣告新社會的異像。突破和解決現實中的矛盾,杜絕罪的滋長,我們既不脫離世界,又求上帝保守自己不屬於這個世界。

    作 為背負十架的釋放者的彩虹群體,我們不能整天鼓動別人背起十架,自己丟棄十架;希望別人付代價,自己享清福;期待別人受綑綁,自己得解脫。我們願意順從基 督的呼召,真誠同情貧窮大眾,熱切關心宣教事工、社會發展和公義和平,積極分享生命的豐盛,把救恩帶給每個人,使我們的生活本身成為福音的出口,讓更多的 人與基督建立新的生命關係。

    我 們是彩虹群體的一員,應注重對下一代的培養。我們更應以開放的心、活潑的靈,面向未來,面向五湖四海,面對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不分階層地位,不分語言文 化,敞開教會大門,也敞開自己的心胸,歡迎更多需要的人來到基督面前,使他們在道成肉身的福音裡得著全人的釋放,一起成為背負十架的釋放者。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