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實踐神學的基本功--「牧養循環」



  實踐神學給我的啟發是,我在神學院中所學的神學,以及我在生活中(含教會事奉)的實踐,不需要是二分的。實踐神學的宗旨是帶出謹慎的牧養(為避免被誤以為實踐神學是牧者的專利,我們也可說"謹慎的基督徒生活"):我們的牧養可以發自神學傳統與聖經,並經過深思熟慮的反思的。

    理論可帶出實踐,但實踐又會回過頭來形塑理論,因此兩者間的關係是互為因果,因此,在實踐神學中有個重要的基礎,稱為牧養循環(Pastoral Cycle)

    實踐神學認為基督徒應當不斷反思自己,調整自己的實踐。這種在學習/反思以及參與/行動之間來回的生活,有個名詞叫做Praxis,不同於過往對practice這種「一個概念或理論應用於真實生活」的單向線性觀點,Praxis是指不斷地動態循環,正如Laurie Green的提醒:這個專有名詞有時會被誤解為只是「實踐」,但它的意義包含更廣。它包含了一種必然牽涉到行動的反思,以及一種需要反思的行動。……它提醒我們,任何沒有反思的行動都會變得不負責任,而沒有行動的反思則是一潭死水

一、經驗(或當下的實踐行動)

    實踐神學的起點是當下的處境(而非一個形而上離人遙遠的抽象命題),在處境中我們會經驗到一些感受或狀況,或者我們的行動會為我們帶來這些經驗。例如組員聚會常遲到、教會面對同志婚姻合法化的挑戰、牧者在牧養中精疲力竭、或者台灣教會流行以人數多寡來評估「健康」與否、設計聚會時我們常常想放電影、出遊之類「吸引人來」的項目。

  正視這些經驗的存在是必要的,它使我們不會忽略現況,做個真實的活在當下的人,也因為正視經驗,我們才有可能進一步處理它。

二、分析、探索經驗

  實踐神學認為,所有實踐背後都有價值或者神學預設,第二階段的目的,就是我們要去分析這一切背後的預設是什麼。

    例如:組員聚會常遲到,是因為什麼原因?睡過頭。那是什麼原因使他睡過頭?若不是體力因素,會不會是他裡頭對教會或信仰有些特定的觀念?我們去把這經驗背後的產生原因分析出來。

    例如:牧者在牧養中精疲力竭,是因為會眾期盼他做超人,替會眾解決生活中的所有問題,而該牧者本身也不婉拒這些請託。

  以上是簡單舉例,事實上,分析這件事根據現象的複雜度以及我們手邊的工具為何,可以有很不同的做法以及精準度。所以在這階段,實踐神學需要一些工具,因此會和社會科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學科互動,藉這些學科深入現象,有更精確的判斷。(例如教會若要面對同婚議題,就不能缺乏社會學、法學以及政治學的視角。)

    例如:台灣教會認為規模大、人數多,就是「健康的教會」,並且有時不小心以此為目標存在著。這背後是第二波工業革命後汽車發明,使超大型教會得以出現(mega church),「大教會」才成為可見並被拿來當作審美的標準,加上組織管理學的影響,使標準化(ex:一套培訓系統每個信徒都用。)在教會中盛行,教會快速生產一群又一群一模一樣「屬靈DNA」的信徒,人數迅速破千。(北美國為大陸國家,台灣為海島國家,兩者天然特性就已不同。若教會規模要以美國為範本,至少須留意這點。)

  這樣的分析是銳利的,也是需要技巧的,但若要避免我們的實踐被世俗同化,我們就須留意侯活士所說的:『我們需要一些擁有技能的牧者,他們能分析我們當下的踐行,並質問這些踐行是服事哪一個社會秩序,並帶領我們進入特殊的基督教習慣。

三、神學反思

在充分的分析完經驗之後,我們應該對於事情的原因或者可能帶來的後果有所掌握,這時,再使用聖經、神學、教會歷史等信仰資源對其進行反思。

  我們必須使自己正在經歷的一切與我們的信仰連接上,我們才有可能以信仰形塑我們的實踐,縱然是在教會當中的作為,只要沒有經過反思與連結,仍然可能跟上帝毫不相關。

  我們的「實踐」不再只是一種「牧養術」教會需要的不只是技術性的實踐(technological practice),而更是需要神學性的實踐(theological practice)。反思的部分亦然,不只是想怎樣做會更有效(How?),也需要探討為什麼要做(Why?)

  因為所有的技術都有價值預設,在探討諸如「做什麼可以使教會人數增加?」(“可能"預設教會人多就是牧者的成功)、「要怎樣安慰傷心的人?」(在一些學派中,忽略了傷心的人"可能"也同時是最自私的人)這些操作技巧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白例如「教會是什麼?」、「為什麼世界中要有教會?」等等更基本以及重要的問題。

  也因此,諸如「道成肉身」、「神人二性」、「三一互滲」等往往看似玄妙的教義,才有可能與我們的教會團契生活、基督徒的社會實踐等等日常有關。
  
  Green的《做神學:一同走進處境神學》書中對「反思」階段提出具體的操作方式,也就是當我們分析完現況,開始用我們的信仰對其進行反思時,我們會產生一個「直覺」但是,我們需要「檢視」這個直覺是否正確,因為我們的反思可能出自解經錯誤或者對上帝錯誤的認識這個時候,請教專家的意見(例如牧者或神學院老師)是重要的這之後,會產出有實質內涵的東西,稱為「新見證」。

例如面對組員聚會常常遲到的問題,組長「分析狀況」後判定組員的問題是出在對團契沒心參與,因此在「反思」階段決定以希伯來書十章25節:「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來當自己面對這狀況的態度,這是他直覺上的反應:將相關的經文(聚會方面)跟教會中的狀況(聚會方面)連上。

  但是,如果他請牧者幫助他「檢視」這個直覺是否正確,也許熟悉希臘文的牧者可以告訴他,「不可停止聚會」是分詞片語,用來修飾前一節的「彼此相顧」,所以希伯來書作者的關注重點不是放在要信徒遵守不斷聚會的「戒律」,而是要信徒彼此照顧。那麼,怎樣可以彼此照顧呢?作者表示:就是透過不停止聚會。

  如此一來,經過「檢視」之後,組長有了新的見解,對於現況的神學反思也更加接近基督信仰(「信徒彼此相愛」,而非僅僅「你們要來!」)此外,他也就明白,上帝呼召他邀請組員進入一種彼此相愛的生活步調,否則,他接下來可能只會想出一些能吸引組員來聚會的主題(最終使組員淪為消費者,想來就來,沒興趣就走人),而完全忘記了聖經中對信徒的期待有個高度在(聖經不接受我們帶著消費的態度參與群體,卻要求我們捨己委身其中)

四、產出新行動

  經過反思之後,就要擬定新的行動。不只一本實踐神學的書都會提醒,我們在過程中要注意「上帝已經在這世界中做了什麼?並且祂正繼續在這世界中做什麼?」我們經過反思後要帶出的新行動,是我們加入進上帝正在這世界中的作為當中。

    不同的人處於不同的經驗中,用不同的方式分析現況,有不同的神學傳統以及解經方法,以及不同的做事風格,所以,第四階段真可說是百花齊放,不同的基督徒來做相信會有很不同的結果。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