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5日 星期六

由無神論到信耶穌

莫理遜(Frank Morison)是英國的律師兼新聞記者,他一直想證明耶穌的復活不過是神話而已,但沒想到經過他的研究探討,卻使自己接受了這位復活的生命之主,於是他寫下另一本護教鉅作──「歷史性的大審判」(Who Moved theStone?)

一位耶魯法學院畢業屢獲新聞報導獎的美國著名日報「芝加哥論壇」記者Lee Strobel以兩年時間窮追猛打,訪問了十三位頂級法律、心理、法醫、神學、考古學家,希望為懷疑論、無神論和「耶穌學會」認定的「四福音記錄全屬虛構」主張做下更明確的定論,結果,作者自己卻從極端懷疑論者轉為堅信不疑的基督徒,並寫下「The Case for Christ」,此書頗獲好評,一直高居CBA暢銷榜首十位中,他在書中寫道:「我越研究,就越發現很難加以否認。」當他發現要使一個人符合這些預言的奧妙之處時,他對耶穌就是彌賽亞的科學證據瞠目結舌。他現在喜歡說舊約好像是一枚指紋:「它(指舊約)說當你找到一個人符合這個指紋時,那個人就是彌賽亞。那是神的兒子;整個歷史裡只有耶穌基督擁有那個指紋。」

您可知道第一本泰語聖經是位佛教和尚翻譯的嗎?當年聖經公會曾派人到泰國,欲將聖經翻譯成泰國話,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基督徒的比率很少,要尋得夠水準的人從事這樣的工作並不容易,後來終於找到一位,但卻是個和尚,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開出了三樣條件:

1.不做基督徒  

2.以鐘點計費  

3.不論何時,只要想停止,就停止負責人也只好答應了

工作按計畫進行,由馬太福音、馬可福音,一直到路加福音二十三章,這位和尚感動於主耶穌的精神,不禁跪下來禱告、悔改認罪,接受了主的救恩。

於是他又更改了先前的三個條件:

1.永遠是基督徒  

2.全程免費 

3.活著的時候,一生為主作工。
 
李特爾頓(Littleton)和威斯特(West)兩人曾在法律界聞名遐邇,他是卓越的律師。在宗教信仰上他們宣稱自己為自然神論者,所謂的自然神論,就是相信任何一種神力的人,甚至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上帝。然而,他們卻不相信上帝已顯示了祂自己,因此他們反對神是三位一體的,他們沒有為基督在超自然或來世中留下一個位置。有一天,在他們彼此對話中,兩人都同意決不更改他們目前的主張,除非他們不能駁倒兩個論點:第一,耶穌基督確實從死裡復活,第二,保羅由極端反對者成為最忠誠的使徒。

李特爾頓想要探討保羅自稱的轉變,並寫一本反駁其不成立的書,威斯特也同意要著作反駁基督復活的書。經過一番研究之後,他們各自寫了他們的書,不久之後他們碰面,威斯特對李特爾頓說:「你的工作有何結果?」李特爾頓說:「我已研究完畢,從法律的觀點來說,我已被保羅確實的轉變事蹟說服了,而且我已成為基督徒,你呢?」威斯特說:「喔!這樣啊!我已不再尋找基督沒有復活的所有證據,我也確信拿撒勒人耶穌照聖經所宣稱的一樣,從死裡復活了,現在我完成的是一本辯護基督教的書。」(Encyclopedia Britaninnca, Vol.17,pp.185)

英國聖經考古學家藍賽爵士(Sir William Ramsay)原本是為了打擊基督教而去考察保羅的佈道工作是否真如使徒行傳作者路加所記,但後來卻反而因此信主了。其實,他心中一直盼望能認識真理,只是因為一直在懷疑主義的環境中受教育,因此他認為聖經不過是騙人的玩意罷了。終於,他公開宣稱將前往聖經發源地──小亞細亞和巴勒斯坦一帶做探察,此舉引起許多反聖經人士的響應,他們恨不得可以一鼓作氣,證明聖經是騙人的假東西而已!為了這趟考古之旅,他花費許多工程在做準備。

基本上,他認為聖經不過是早期一群野心者手下的產物罷了,而他視使徒行傳中保羅的旅行佈道是聖經最弱的一環,因為在這之前,並未有人對這議題做過考究,於是他決定針對這一點下手。裝備齊全後,他便向聖經的發源地出發了,在經過十五年的考察後,他回到了英國,並且於一八九六年出版一大卷研究心得,書名定為「羅馬公民與旅行家保羅」(St. Paul the Traveler and the Roman Citizen),新書剛上市,立刻震撼了當時的無神論者與懷疑論者,並掀起了一波「恐慌」,他們原本期待一本足以「消滅聖經」的鉅作,不料他們辛苦支持的考察工作,最後竟為聖經做了「護教」工作,更讓他們懊悔的是,接下來二十年間,藍賽爵士不斷地出版新書,一本一本地見證了聖經的可靠性,這些證據,不但成為後世護教學的好材料(許多護教書籍常會引用他的作品),也讓當時許多人悔改相信了耶穌。

路易士(C. S. Lewis)是英國的作 家兼 教授,一向以其才智、想像力和清晰的表達能力聞名於世。直到一九三一年之前,他一直是位懷疑派的學者,在其所著的「路易士信摘」(Letters From C. S. Lewis)一書中記有他自己的故事──在 一九二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我寫給我父親一封信:「在我們校園裡,有一種基督徒信仰的大復興運動,是由勃克曼博士(Buchman)主持。他召聚許多年輕人,並且彼此認罪。聽來很滑稽是不是?但我們能怎麼樣呢?壓制他們嗎?那反而使他們成為殉道者了!」

一九三○年,他寫信給好友巴非爾(Owen Barfield),提到聖靈已經開始在他心中動工,他如此說:「大事不妙了!我裡面的『靈』或『真我』開始採取攻勢了!請您在週一前趕到,否則我就要加入教會了!」

路易士的兄弟說到他的信主經過:「我記得很清楚,在一九三一年九月那一天,我們一起到動物園(指惠浦史耐德動物園)去,就在這次的外出中,路易士決定參加教會聚會,在我看來,他絕不是突然下決定的,而是漸漸由心靈深處的隱疾中復原過來。」

一九三三年,他又寫信給巴非爾:「自從我開始禱告後,我發現自己偏激的個性也得以改變過來,親身的體驗顯然比愛自己更為重要。你不會把種子丟在火裡教它如何長成樹,但在把它埋在地裡之前,它必須能先變為好種才行。」路易士死於一九六三年,在這之前,他寫了許多護教書籍,例如「神蹟」(Miracles)、「苦難的問題」(The Problem of Pain)及「基督教簡義」(Mere Christianity)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佛州林池堡學院著歷史兼英 文 教授謝爾頓‧范那肯撰寫了一本回錄,名「嚴厲的憐憫」(A Severe Mercy),書中將路易士描寫為一位傳福音的天使。其實他 和 夫人珍女士原本都堅持無神論,但接觸過路易士的作品後,就相信上帝了。

「賓漢」一書的作者是華萊士(Lew Wallace),他原本是想寫一書來證明耶穌只不過是個凡人而已,為了寫作,於是他開始讀聖經,卻因此信了耶穌,而且將他那本剛起步「反基督著作」變為「護教書」!華氏稱「賓漢」一書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品,這也難怪,因為他是為了寫這本書才得到新生命的,他本來想將以批判的態度寫耶穌的生平,於是讀起福音書來,不料卻發現其中有永恆的光!他說:「在那之前,我其實對聖經一知半懂,但在我仔細地、從頭到尾地把聖經研究過一次後,我發現這是生命的無價之寶!」

義大利富有盛名的文學家巴比尼(Giovanni Papini)一向是個無神論者,常以筆鋒攻擊教會,自命為破除一切「神秘主義觀念」的人,但在一九二一年他卻寫了「耶穌生平」(Life of Christ)一書。

巴比尼其實和許多無神論者一樣,外表不信有神,以為人定勝天,其實面對人性的醜惡時,內心卻十分痛苦,他痛恨人類竟能夠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他也明白人心若不改變,人類沒有未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舉家遷到山地的農村中去,與農民同居,並且在他們身上看到敬虔且喜樂的生命,有些晚上,他會和這些農人聚在一起,農民常常會一起來聖經出來,大家輪流讀,當然也邀請他一起參與,過去對聖經採取不信的他,在一次次的讀經過程中,他開始有了不同的感受,於是他決定寫本護教書籍,那就是「耶穌生平」一書,他原
本對人性醜陋的無奈,在這本作品中,全都變成新的、有光明的盼望了,因為他認識了世上的光──耶穌基督。

沒有留言:

聯絡表單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